《前言》

工會希望藉由舉辦系列讀書會,吸引集結對護理權益議題有興趣之夥伴,透過文本的閱讀及各自的經驗相互討論,培養對於當前重要護理議題的掌握能力及累積行動能量。經由一次次微小  

 的前進,作為生存於崩壞醫療環境的必要手段。

 

《主題》01公民與護理─由南丁格爾出發

 《文本選擇》

1. 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史/張文亮/校園出版社

2. 傅大為,<再會吧,南丁格爾精神>《當代》190期(20036月),頁80-87

3.《歐洲醫療五百年》,Keir Waddington,李尚仁譯。卷二:醫學與分化,Ch.11護理

 

《過程側記》

地點:北投區義理街634119號      時間:2014/12/26    週五晚上七點

 

此次為本系列讀書會的第一次,藉由文章導讀後,參與的夥伴提出各自的經驗及觀點相互交流分享,會中提及未來選讀的材料除議題相關資料外,另將加入有關社會學或性別等理論閱讀材料,透過不同理論的學習,增加探究問題的視角,以刻畫凸顯問題的樣貌。

 

《摘錄討論重點》

1.西方早期護理的發展史與教會密不可分,由姊妹照顧會演進至醫療照護團進而 發展出以醫院為基礎的訓練模式,並藉由招募中產階級女性,提升護理人員地位與形象。由《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史》一書中可見南丁格爾所強調的如何以平和堅毅忍耐的手段進行改革,但亦可見由其子弟兵指出社會對於南丁格爾形象的誤解,如「提燈」巡視病房的溫暖形象,並非代表護士只要有愛心、溫柔及賢淑就可以了,也提及了智慧的分辨力。

會中討論提及馬克思的異化論,異化論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過程所提出的觀察:為了增加生產效率,生產的過程支解為片段的不相關,勞動者失去對於工作的控制,進而失去對於生活及自我的控制。資本主義社會造成異化,個體淪為工具而呈現出資產階級所要求的模式而存在,進而使勞動貶抑為商品價格的關係而非個體有意義的滿足活動。

馬克思的異化論呼應了當前護理人員的困境,當醫療經營由社會公益轉為商業營利取向,壓迫著個人的勞動空間,扁平化個體性,長遠而言,勞動方將日漸失去於勞動中的理解、能力與意義,更甚或失去反擊的能力;而資方將面臨無創造力及失衡與敵對的工作環境。

2.護理專業化的過程崎嶇難行,由《歐洲醫療五百年》一書可見,從訓練的模式至專業證照化及學歷提升與分科化,由古至今的進程中皆可見各種不同立場的拉扯,如書中所提及護理改革者經常抱持著互相矛盾的觀點,而這反映了護士角色之型塑與其所處歷史及社會脈絡息息相關。例如歐洲早期護理的傳統來自宗教的召喚,有極深犧牲奉獻的精神與作為,而且對於從事護理的”神職”者,要求也很高,然而在法國革命時因為戰亂所衍伸需要照顧者,大致上來自遊民及中下階層的烏合之眾,因此漸漸在護理照顧者人數增加,要求提升專業的呼聲中,對於護理人員到底應該是”神職人員的奉獻精神”比較重要,還是一般民眾經由專業學校訓練重要,就成為爭議的焦點。書中亦指出,護理到了21世紀仍舊是個價值被廣泛低估且發展不完全的專業。護理改革固有的問題,在20世紀不段重複出現。此部分的討論提及固有議題亦隨著社會環境及政策有所變化,若無能掌握其變化的趨勢便無能在其中有所施力,因此,護理專業內涵到底包含甚麼?護理人員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其實歷史社會脈絡有很深遠的影響,所以台灣社會在21世紀科技發展,醫療商品化、私有化、以及資方持續以成本考量的時候,護理專業應該如何思考其發展方向,護理人員應該如何思考自己的勞動職場權益,是否是值得更多討論與分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N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