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工會希望藉由舉辦系列讀書會,吸引集結對護理權益議題有興趣之夥

        伴,透過文本的閱讀及各自的經驗相互討論,培養對於當前重要護理議

        題的掌握能力及累積行動能量。經由一次次微小的前進,作為生存於崩

        壞醫療環境的必要手段。

 

《主題》公會?! 工會?! ~ 傻傻分不清楚

《文本選擇》

  1. 1.      為何我們需要工會?美國工會運動簡介

Michael D. Yates/區龍宇、陳慧敏譯/唐山出版社

地點:北投區義理街634119

時間:2015/4/24 週五  晚上七點

 

《過程側記》

     此次為本系列讀書會的第三次。會中探討有關工會的產生及其所帶來的影響力,當前的工作環境中能聽到許多工作夥伴對於現況的不滿甚或同仇敵愾的情緒,而這樣高張的內心感受卻不易轉化為行動的力量,原由為何?!會中討論有一個令人省思的觀點,那便是我們是否相信do something的可能性?!是否相信當行動後便能有所改變?!而台灣的工會發展長期處於艱辛困難的狀態,感受到被壓迫到能形成發揮實質力量的工會並非等號,需要經過漫長的堅持與努力。而這樣的疑問考驗著每個受到不平對待與壓迫的人,我們是否相信行動能帶來改變?!我們是否有能力能將行動化為改變?! 下一期也將探討「團體協商」、「工會與政治」、「種族、性別、族群及性取向」、「移工」,更進一步的認識如何行動。

《摘錄討論重點》

  工會的形成除了勞動者感受到不平的對待與壓迫外,更重要的取決於其所處的文化與政治脈絡,護理工會無法跳脫以女人或是台灣女人的層面來思考。處於一個講求溫順忍耐堅毅的文化氛圍下,大聲疾呼工作上所受的非合理待遇,更易流於被看待為計較與不合群的負面形象,進而也影響到參與及組織工會的意願。再者,由於台灣的極右傾的政商環境下,台灣工會組織實質力道有限,較缺乏實際的範例來顯示參與工會所能帶來的改變與良好的效益,為我們所處的困境發聲與行動仍是條漫漫長路。

 

    以加州將護病比立法成功的案子為例,1999年至今,美國許多州紛紛起為效之,然而這場戰役迄今成功的也只有加州,多數醫院管理層面仍傾向以模糊的政治語言來回應,認為不該法定比例,應使系統保有最佳彈性才是病人的最佳利益(註一)。然而反觀丹麥的護理工會,丹麥護理工會(Danish Nurses Organization)1899年成立,社會主義主導下的國家,約90%在丹麥工作之護理人員都為工會成員,入會採自願性加入,工會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與”資方”協商薪資、加給與退休福利、以及勞動條件、進修等,以確保護理人員良好的執業環境及穩定勞資雙方關係。

 

    於此而言,我們不僅要反思自身文化帶來的禁錮,更要思索所處的大環境是否支持所謂的勞動正義。身處於台灣現下環境的我們,沒有太多哀嘆與悲觀的本錢,書中提及工會是集體組織,需要通過經常的會議使工作更加有效和民主。增加會員相互熟識,提供支持與刺激新力量的產生。藉由更多不同角落的執業者分享自身的情境與困難能讓我們對於整體的困境有更完整的概貌,也期望能從中相互激發出力量去改善目前護病比過高、工時過長、自由度低、協調空間小等等不合理的執業條件。

   

    參與工會的活動是改變的一小步,期望下次工會的活動能見到你!!!(完全是工商服務~~)

 

註一:Nurses Fighting State By State For Minimum Staffing Laws

http://khn.org/news/nurse-staffing-law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N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